摩訶止觀卷6一處用字討論

《摩訶止觀》卷6:「出假菩薩欲知此法。當別於通明觀中勤心修習。大悲誓願精進無怠。諸佛威加豁然明解。於世法藥永無疑滯。」(CBETA, T46, no. 1911, p. 77, b15-17)

湛然《止觀傳弘決》則作「入假」
T46n1912_p0342b04_##知地理,使詐者不行。「如是」下,結勸。「入假」下,
T46n1912_p0342b05_##示修觀處。「欲知此法」等者,如向所對未為

且《止觀》於此之科分為:

《摩訶止觀》卷6:「二入假識藥者。病相無量藥亦無量。」(CBETA, T46, no. 1911, p. 77, a19)

《止觀》此處之「出假」,似乎有誤?

讀者您好:

《摩訶止觀》提到「假菩薩」,有以下相關內容:

《摩訶止觀》卷4:「又持理戒空假中三品。各有上中下。即空三品者下品為聲聞。中品為緣覺。上品為通教菩薩。退則傳傳失也即假三品者。下品為三藏菩薩。中品為通教假菩薩。上品為別教菩薩。即中三品者。下品為別教菩薩。中品[1]圓教菩薩。上品是佛。唯佛一人具淨戒也。」(CBETA 2021.Q4, T46, no. 1911, pp. 37c25-38a2)
[1]圓【大】,為圓【甲】。

《摩訶止觀》卷7:「假菩薩從空假」(CBETA 2021.Q4, T46, no. 1911, p. 86b26-27)

同一部著作裡面有關「從空假破法遍者」的段落提到「假菩薩」:

《摩訶止觀》卷6:「利根一種今當分別。但住空聲聞未必鈍根。假菩薩未必利根。如身子智利而不出假。當用四句釋之。或根利住空。或根鈍住空。或根利假。或根鈍假。譬如身羸無力而膽勇成就。險破敵前無橫陣。自有身力雄壯膽勇復強。左推右盪無能當者。自有身力雖多怯弱畏懼。雖有好力望陣失膽。自有無力無膽兩事不具。何能有功。今住空之人亦有兩種。出假亦然。具五緣者如有親有約有策有力有膽。故能假。智根雖鈍四事因緣亦能假。聲聞之人雖有利智全無四事。故不能假也。」(CBETA 2021.Q3, T46, no. 1911, p. 76a7-19)

此外,對於這兩個詞彙的比較:

《請觀音經疏闡義鈔》卷1:「假下標別智。從空而故言假。在假內亦曰假。故二名諸文互立。」(CBETA 2021.Q4, T39, no. 1801, p. 981c15-16)

而從《中華佛教百科全書》【三觀】節錄內容也可看到符合二名互立的描述。

假觀︰正屬別教。天台宗對於假,分為在迷眾生情見的生死假,以及聖者以出世間眼所照的建立假二種。前藏教與通教之空觀,其從假入空之時的假,即屬於生死假,未達建立假。至別教則機教均進,故不滿足於從假入空之偏空,進而更以從空假之觀,於空之上安立假差別,此即建立假。別教之特質,在於觀無量四諦,建立恆沙之佛法,以假利生,因此在以三觀配屬四教時,比照其特質,將假觀隸屬別教。

 

因此,看起來「出假」、「入假」分別有其論述角度。

CBETA 陳亭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