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支部 三集 第七 大品

似乎有幾處錯字。

1. 一開始的第七,誤植為第二?

(七?) 大品

 

2. 佛尊號錯字?

六十三

[0259a08] 一

[0259a08] 一時,世尊與大比丘俱遊行於拘薩羅,入於名為艾那迦布拉之拘薩羅中之婆羅門村。住在艾那迦布拉之婆羅門家主等聞說,沙門尊瞿曇釋迦子從釋迦族出家來至艾那迦布拉者,又,彼尊瞿曇有美孿稱讚之聲揚,謂:「彼世尊是應(供?)、正自覺明行具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者、天人師、覺者、世尊。彼對此眾人及天、魔、梵天、沙門、婆羅門、國王、庶民、有情、能自了知、證已而教說者。彼宣示初善、中善、善、有義、有文、純一圓滿、清淨、潔白之法,能遇如是之阿羅漢者,是幸甚。」

 

3. 「我『我』坐」應為「我『之』坐」?

六十三

[0261a10] 五

[0262a05] 婆羅門!我若如是經行,其時我之經行,即是天之經行。婆羅門!我若如是住,其時我之住,即是天之住。婆羅門!我若如是坐,其時我我(之?),即是天之坐。婆羅門!我若如是臥,其時我之臥,即是天之高牀大牀。婆羅門!此即所謂天之高牀 [P.183] 大牀。婆羅門!此即所謂天之高牀大牀。我今即應欲而得,容易得,可多得。」

 

4. 「借」者應為「智」者?

六十五

[0271a11] 九

[0271a11] 伽藍眾!汝等勿信風說……乃至……勿因是師即予信,伽藍眾!若汝等惟自覺:『此法是善,此法是無罪,此法是(智?)者之所稱讚者,若將此法圓滿執取,即能引益與樂——即伽藍眾!其時應具足而住之。

 

5. 「鯀」應為「孫」?英譯版為grandson;查了漢語大詞典,「鯀」為魚之意,或古人名。

六十六

[0275a14] 其時,彌迦羅之沙羅與裴克尼亞之(孫?)羅哈那來詣具壽難陀迦之處。詣已,向具壽難陀問訊已,坐於一面。具壽難陀迦告坐於一面之彌迦羅之(孫?)沙羅曰:

 

英譯版:

Then Salha,Migara's grandson,and Rohana, Pekhuniya's grandson, approached the Venerable Nandaka, paid homage to him, and sat down to one side. The Venerable Nandaka then said to Salha:

「鯀」:

漢語大詞典:

(1)魚名。《說文‧魚部》:“鯀,魚也。”《玉篇‧魚部》:“鯀,大魚也。”

(2)古人名。夏禹父。《書‧堯典》:“於!鯀哉。”孔傳:“鯀,崇伯之名。”陸德明釋文:“馬云:禹父也。”《史記‧夏本紀》:“禹之父曰鯀。”《論衡‧無形》:“鯀殛羽山,化為黃能。”

 

6. 同上經,「吵」羅應為「沙」羅?

六十六

[0278a13] 八

[0279a01] 「沙羅!我言此義為無貪欲,(沙?)羅!無此貪心者即無貪欲、不殺有命者、……

 

同品其它標點或用詞問題,再以回應方式提出,以免問題過多。

---

祝 福慧增長,淨法眼!

 

 

六十一

[0255a01] [P.177] 一〇

[0255a01] 諸比丘!何為苦聖諦耶

[0255a05] 一一

[0255a05] 諸比丘!何為苦集聖諦

[0255a10] 一二

[0255a10] 諸比丘!何為苦滅聖諦

[0256a02] 一三

[0256a02] 諸比丘!何為趣於苦滅道之聖諦耶(?)

 

---

祝 福慧增長,一切吉祥!

 

六十三經多是用「高牀大牀」,但出現幾個「高牀、大牀」,不過,在七十經,十六段[0300a06]的用法,則又是「高牀、大牀」。不知該以何者為準?

六十三

[0260a06] 三

……凡是所有之高牀大牀:譬如廣大座、長椅子、長牝之細氈、雜色之毛毯、白羊毛之褥、刺繡花之毛毯、充綿的舖牀物,畫有獸類形狀之羊毛毯、兩端有緣飾之羊毛毯,只在一端有緣飾之羊毛毯,鏤有珠寶之絹褥,鏤有珠寶之絹絲所織之褥,羊毛的氈,象菌褥,馬菌褥,車菌褥,羚羊皮菌褥,最勝羚羊皮菌褥外被,兩邊之丹枕,如是高牀大牀,尊瞿曇是應欲而得,容易得,可多得。」

[0261a04] 四

[0261a04] 「婆羅門!凡是所有之高牀大牀譬如廣大座……乃至……兩邊之丹枕,此等於出家是難得,又得之亦不相應。

[0261a06] 婆羅門!有此等三者高牀、大牀是我今應欲而得,容易得,可多得者。云何為三耶?

[0261a08] [P.182] 天之高牀、大牀,梵之高牀、大牀,聖之高牀、大牀。婆羅門!此等三者高牀、大牀,是我今應欲得,容易得,可多得者。」

[0261a10] 五

[0261a10] 「尊瞿曇!復有何者為尊瞿曇之今應欲而得,容易得,可多得天之高牀、大牀耶?」

[0262a05] 婆羅門!我若如是經行,其時我之經行,即是天之經行。婆羅門!我若如是住,其時我之住,即是天之住。婆羅門!我若如是坐,其時我我坐,即是天之坐。婆羅門!我若如是臥,其時我之臥,即是天之高牀大牀。婆羅門!此即所謂天之高牀[P.183]大牀。婆羅門!此即所謂天之高牀大牀。我今即應欲而得,容易得,可多得。」

 

--

祝 福慧增長,智慧明辨!

 

六十三

[0262a11] 六

[0262a12] 「婆羅門!今我無論住任何之村莊或邑,我在日前分披內衣,著衣,持鉢,為乞食入彼村或邑。我在午後從乞食還,趣於彼林,我將彼處所有之草或葉集於一處而坐,結跏趺坐,端身於定,面對起念。我即與慈俱行之心徧滿於一方而住。第二、第三、第四〔方〕亦同,如是橫徧於上下一切處,與慈俱行之廣、大、無量、無怨、無惱害之心徧滿而住。以與悲俱行之心徧滿於一方……乃至……與喜俱行之心徧滿於一方……乃至……與捨俱行之心徧滿於一(一方、?)第二、第三、第四〔方〕亦同。如是橫徧於上下一切處,對一切世界,與捨俱行之廣、大、無量、無怨、無惱害之心,徧滿而住。

[0263a06] 婆羅門!我若如是經行,其時我之經行即是梵之經行。{加逗號是根據同經第五段,或下句}

[0263a07] 婆羅門!我若如是住……乃至……坐……乃至……臥,其時我之臥即是梵之高牀大牀。婆羅門!此即所謂梵之高牀大牀。我今即應欲而得,容易得,可多得。」

 

--

祝 福慧增長!

 

也是重讀後發現,補上供參考:

六十三

[0260a06] 「希有者,尊瞿曇!未曾有者,尊瞿曇!尊瞿曇之諸根極為悅豫,外皮之色澤極淨(、?)極鮮。尊瞿曇!譬如秋淺黃色之棗子極淨(、?)極鮮。正如是,尊瞿曇之諸根極悅豫,外皮之色澤極淨極鮮。尊瞿曇!譬如多羅樹圓熟之〔實〕,始從莖取出時,是極淨極鮮,正如是,尊瞿曇之諸根是極為悅豫(,?)外皮之色澤是極淨極鮮。尊瞿曇!譬如閻浮河之金,由伶巧鍛工子充分精選出來,〔鎔解〕在坩堝中,充分被伶巧之〔鍊金〕者精鍊而成之鉢,置於紅色之褐上,徧照光輝。正如是,尊瞿曇之諸根極為悅豫外皮之色澤是極淨極鮮。

 

六十三

[0261a12] 「婆羅門!今我無論住任何村莊或邑之近處,我須於日前分,披內衣、著衣、持鉢,為乞食而入彼村或邑我須於午後從乞食,還趣於彼樹林我將彼處所有之草或葉集於一處而坐結跏趺坐,端身於定,面對起念。

 

[0262a12] 「婆羅門!今我無論住任何之村莊或邑,我在日前分披內衣,著衣,持鉢,為乞食入彼村或邑我在午後從乞食還,趣於彼林我將彼處所有之草或葉集於一處而坐結跏趺坐,端身於定,面對起念。

 

[0263a12] 「婆羅門!今我無論住任何之村莊或邑,我在日前分披內衣,著衣,持鉢,為乞食而入彼村莊或邑我於午後從乞食還,趣於彼林我將彼處所有之草或葉集於一處而住結跏趺坐,端身於定,面對起念。

---

祝 福慧增長!

 

因頗長,故簡要說明一下須修改之處。

1. 六十五經第三段,缺一逗號或頓號;應改何者,則視後面的詞句一致而定。六十六經,段七及段十二,「審慮忍許之見」中間應加頓號?

2. 三處標點不一詞句為:一者,「汝等勿信風說 ……」,二者,「若汝等只自覺 ……」後的破折號用法,三者為「此法是智者之所訶毀/稱讚者」後句、逗不一。

六十五

[0269a04] 三

[0269a04] 伽藍眾!汝等所惑是當然,所疑是當然,有惑之處,定會起疑。

[0269a05] 伽藍眾!汝等勿信風說勿信傳說勿信臆說勿信與藏〔經〕之教〔相合〕之說(,?、?)勿信基於尋思者勿信基於理趣者勿信熟慮於因相者雖說是與審慮、忍許之見〔相合〕亦勿予信〔說者〕雖堪能亦勿予信雖說〔此〕沙門是我等之師亦勿予信之。伽藍眾!若汝等只自覺——此法是不善,此法是有罪,此法是智者之所訶毀者若將此法圓滿、執取之即能引來無與苦——則伽藍眾!汝等於時應斷〔彼〕。

[0271a05] 八

[0271a05] 「伽藍眾!是故,我語:『伽藍眾!汝等勿信風說勿信傳說勿信臆說勿信因其與藏〔經〕之教〔相合〕勿信是基於尋思勿信是基於理趣勿信是熟慮因相勿信是與審思、忍許之見〔相合〕〔說者〕雖是堪能亦勿予信雖說〔此〕沙門是我等之師亦勿予信。』伽藍眾!若汝等惟自覺『此法是不善,此法是有罪,此法是智者之所訶毀者若將此法圓滿執取,即能引無益與苦——則伽藍眾!汝等於時應斷〔彼〕。』

 

[0273a09] 一四

[0273a09] 「伽藍眾!是故,我語:『伽藍眾!汝等勿信風說勿信傳說勿信臆說勿信因與藏〔經〕之教〔相合〕勿信因基於尋思勿信因基於理趣勿信因熟慮因相勿信因與審慮、忍許之見〔相合〕勿信因〔說者〕是堪能勿信因〔此〕沙門是我等之師。』伽藍眾!若汝等共自覺——此法是善,此法是無罪,此法是智者之所稱 [P.192] 讚者若將此法圓滿執取即可引益與樂——則伽藍眾!其時應具足而住,如是語者是緣此而說。

六十六

[0276a02] [P.194] 二

[0276a02] 「沙羅!汝等勿信風說勿信傳說勿信臆說勿信因與藏〔經〕教〔相合〕勿信因基於尋思勿信因基於理趣勿信因熟慮因勿信因與審慮、忍許之見〔相合〕勿信因〔說者〕是堪能勿信因〔此〕沙門是我等之師。沙羅!若汝等惟自覺  此法是不善,此法是有罪,此法是智者之所訶毀若圓滿執取此法,即能引無益與苦——是故沙羅!其時汝等應斷〔彼〕。

[0278a02] 七

[0278a03] 『沙羅!汝等勿信風說勿信傳說勿信臆說勿信因與藏〔經〕之教〔相合〕勿信因基於尋思勿信因基於理趣勿信因熟慮因相即勿信因與審慮、忍許之見〔相合〕勿信因〔說者〕是堪能勿信因〔此〕沙門是我等之師。』沙羅!若汝等只自覺此法是不善、此法是有罪、此法是智者之所訶毀若圓滿執取此法,即能引無益與苦,是則沙羅!其時汝等應斷〔彼〕如此所說者,即緣此而說。

[0278a08] 沙羅!如是,汝等勿信風說勿信傳說勿信臆說勿信因與藏〔經〕之教〔相合〕勿信因基於尋思勿信因基於理趣勿信因熟慮因相即勿信因與審慮、(?)忍許之見〔相合〕勿信因〔說者〕是堪能勿信因〔此〕沙門是我等之師。沙羅!若汝等只自覺此法是善、此法是無罪、此法是智者之所稱讚者若圓滿執取此法,即能引益與樂,是則沙羅!其時汝等應斷〔將彼〕具足而住。

[0280a08] 一二

[0280a08] 「沙羅!是故,我說:沙羅!汝等勿信風說勿信傳說勿信臆說勿信因與藏〔經〕之教〔相合〕勿信因基於尋思勿信因基於理趣勿信因熟慮因相勿信因與審慮、(?)忍許之見〔相合〕勿信因〔說者〕是堪能勿信因〔此〕沙門是我等師。沙羅!若汝等惟自覺此法是善,此法是無罪,此法是智者之所稱讚者若圓滿執取此法,即能引益與樂,是則沙羅!其時汝等應〔將彼〕具足而住。如是所說者,即緣此而說。

---

祝 福慧增長,心無罣礙!

 

六十六

[0276a07] 三

[0276a09] 「沙羅!我言此義為貪欲。舍羅!有此貪心者,是因貪欲而殺(?) 有命 取不該取之物與他之妻通語虛誑,亦勸他如是作,此能引彼長夜之無益苦耶?」

 

英譯版:

"I say this means longing. A greedy person, full of longing, destroys life, takes what is not given, transgresses with another's wife, and speaks falsehood; and he encourages others to do likewise.

 

[0276a12] 四

[0276a14] 「沙羅!我言此義為瞋恚。沙羅!有此瞋心者,是因瞋恚而殺有命者……乃至……語虛誑,亦勸他如是作,此能引彼長夜之無益苦耶?」

 

[0277a03] 五

[0277a05] 「沙羅!我言此義為無明。沙羅!有此愚癡者,是因無明而殺有命取不該取之物與他之妻通語虛誑,亦勸他如是作,此能引彼長夜之無益苦耶?」

 

前一經(六十五)也有類似的說法,但都是「殺有命者」:

[0269a10] 四

[0269a12] 「復次,伽藍眾!此有貪心之人是為貪所蔽心為所捕、殺有命取不與者與他之妻通語虛誑,亦勸他如是作,此是與彼長夜無益(與?)苦耶?」

 

[0270a01] 五

[0270a03] 「復次,伽藍眾!此有瞋心人是為瞋所蔽心為所捕、殺有命取不與者與他之妻通語虛誑,亦勸他如是作,此是與彼以長夜之無益苦耶?」

 

[0270a06] 六

[0270a08] [P.190] 「復次,伽藍眾!此愚癡人是被愚癡所蔽心為所捕、殺有命取不與者與他之妻通語虛誑,亦勸他如是作,此是與彼長夜無益苦耶?」

 

七十經也有類似的問題,怕貼在同一則回應裡太長、不易讀,故再以回應此回應方式提出。

 

 

七十

[0301a06] 一九

[0301a06] 毘舍佉!人間百年是三十三天之一日一夜,此方夜之三十夜是一月,此方月之十二月是一年,此方年之千年是三十三天之壽量。毘舍佉!然而,實有是處:此世有一類女人或男子,成就八支行布薩已,身壞、命終後,生為三十三天之同朋。毘舍佉!可謂,實是密意,比之天之樂,人之主權是輕劣。

[0301a10] 二〇

[0301a10] 毘舍佉!人間二千年是夜摩天之一日一夜,此方夜之三十夜是一月,此方月之十二月是一年,此方年之二千年是夜摩天之壽量。毘舍佉!然而,實有是處:此世有一類女人或男子成就八支行布薩已,身壞、命終後,生為夜摩天之同朋。毘舍[P.214] 佉!可謂,實是此(?)密意,比天之樂,人之主權是輕劣。

[0301a14] 二一

[0301a14] 毘舍佉!人間四千年是覩史多天之一日一夜,此方夜之三十夜是一月,此方月之十二月是一年,此方年之四千年是覩史多天之壽量,毘舍佉!然而,實有是處:此世有一類女人或男子,成就八支行布薩已,身壞、命終之後,生為覩史多天之同朋。毘舍佉!可謂,實是密意,比天之樂,人之主權是輕劣。

[0302a04] 二二

[0302a04] 毘舍佉!人間八千年是化樂天之一日一夜,此方夜之三十夜是一月,此方月之十二月是一年。此方年之八千年是化樂天之壽量。毘舍佉!然而,實有是處:此世有一類女人或男子,成就八支行布薩已,身壞、命終之後,生為化樂天之同朋。毘舍佉!可謂,實是密意,比天之樂,人之主權是輕劣。

[0302a08] 二三

[0302a08] 毘舍佉!人間一萬六千年是他化自在天之一日一夜,此方夜之三十夜是一月,此方月之十二月是一年,此方年之一萬六千年是他化自在天之壽量。毘舍佉!然而實有是處:此世有一類女人或男子,成就八支行布薩已,身壞、命終後,生為他化自在天之同朋。毘舍佉!可謂,實是密意,比天之樂,人之主權是輕劣。

--

祝 福慧增長,辯才無礙!

 

因有好幾則,故分開張貼。

六十九

[0287a01] 一

[0287a03] 諸比丘!貪者亦是不善。有貪心而以身、語、意所造作者亦是不善。有貪心,被貪所蔽而心為所執,而由於我有力,我求力等之思惟,由於不實而對他人或殺、或縛、或掠奪、或譴責、或放逐使之逢苦,此亦不善。如是,於彼之生起,由此等之貪所生、以貪為由緒、以貪為起原、以貪為緣之惡不善法。

 

[0287a07] 二

[0287a07] 諸比丘!瞋者亦是不善。瞋而以身、語、意所造作者亦不善。瞋而為瞋所蔽,又心為所執,而且由於我有力,我求力等之思惟,由於不實而對他人或殺、或縛、[P.202] 或掠奪、或譴責、或放逐使之逢苦,此亦不善。如是,於彼生起從此等之瞋所生、以瞋為由緒、以瞋為起原、以瞋為緣之惡不善法。

[0287a11] 三

[0287a11] 諸比丘!癡者亦不善,愚癡而以身、語、意所造作者亦不善,愚癡而為癡所蔽,又心為所執,而且由於我有力,我求力等之思惟,由於不實而對他人或殺、或縛、或掠奪、或譴責、或放逐使之逢苦,此亦不善。如是,於彼生起(,?)從此等之癡所生、以癡為由緒、以癡為起原、以癡為緣之惡不善法。

[0288a01] 四

[0288a01] 諸比丘!又如是之人稱為非時說者,不實說者,無義說者,非法說者,非律說者。諸比丘!又何以故,如是之人稱為非時說者,不實說者,無義說者,非法說者,非律說者耶?諸比丘!此人是因我有力,我是求力等之思惟,由不實而對他人或殺、或縛、或掠奪、或譴責、或放逐、使之逢苦

[0289a02] 六

[0289a04] 諸比丘!無貪者是善根,無貪心而以身、語、意所造作者亦是善。無貪心而不被貪所蔽,心不為所執,不以我有力,我求力等之思惟,由於不實而對他人或殺、或縛、或掠奪、或譴責、或放逐而不使之逢苦,此亦是善。

[0289a08] 七

[0289a04] 諸比丘!無貪者是善根,無貪心而以身、語、意所造作者亦是善。無貪心而不被貪所蔽,心不為所執,不以我有力,我求力等之思惟,由於不實而對他人或殺、或縛、或掠奪、或譴責、或放逐而不使之逢苦,此亦是善。

[0289a12] 八

[0289a12] 諸比丘!無癡者亦是善,無癡而以身、語、意所造作者亦是善。無癡而不被癡所蔽,心不為所執,不以我有力,我求力等之思惟,由不實而對他人或殺、或縛、或掠奪、或譴責、或放逐而不使之逢苦,此亦是善。

[0290a02] 九

[0290a02] 諸比丘!又如是之人稱為:時說者,實說者,義說者,法說者,律說者。諸比丘!如是之人何以故,如是之人稱為時說者,實說者,義說者,法說者,律說者耶?諸比丘!此人不以我有力,我求力等之思惟,由不實而對他人,或殺、或縛、或掠奪、或譴責、或放逐而不使之逢苦

 

六十九

1.

[0288a01] 四

[0288a01] ......復有人,縱語真實亦予輕侮而不承認縱語不實亦不執應摘發不實之勞而云此為如是亦非真,此為如是亦非實。故如是之人說為非時說者,不實說者,無義說者,非法說者,非律說者。

[0290a02] 九

[0290a02]......復有人,真實語即承認而不輕侮語不實時執其應摘發不實之勞而言此如是亦非真,此如是亦非實等。故如是之人說為時說者,實說者,義說者,法說者,律說者。

 

2. 「已於現法住於苦/已於現法安樂而住」

[0288a10] 五

[0288a10] ......諸比丘!正如是,如是之人是被貪所生之惡不 [P.203] 善法所蔽,心為所執,已於現法住於苦被損、而惱、而煩、而身壞、死後墮於惡趣。由瞋而生……乃至……被癡所生之惡不善法所蔽,心為所執,已於現法住於苦為損、而惱、而煩而身壞、死後墮於惡趣。

[0290a08] 一〇

[0290a08] 諸比丘!如是之人是斷從貪所生之惡不善法者,截根者,切多羅樹頂者,不更生,未來亦無所生於現法安樂而住不為損、無惱、無煩已於現法般涅槃。斷由瞋而生……乃至……斷由癡而生之惡不善法,未來亦無所生已於現法安樂而住不為所損、無惱、無煩(、?)已於現法般涅槃。

[0290a12] 一一

[0290a12] ......諸比丘!正如是,如是之人是斷由貪所生之惡不善法者,為截根者,切多羅樹頂者,不更生,未來亦無所生(,?)已於現法安樂而住不損、不惱、不煩已於現法般涅槃。斷由瞋所生……乃至……斷由癡所生之惡不善法,截根者,切多羅樹頂者,不更生,未來亦無所生已於現法安樂而住不損、不惱、不煩已於現法般涅槃。

 

 

七十

[0293a07] 四

[0293a10] 毘舍佉!於世間之中,聖弟子隨念如來,如是彼世尊是應供、正自覺者、明行具足、善逝、世間解、無上、調御丈夫者、天人師、覺者、世尊。隨念如來之彼心是淨化,並生歡喜,所有心之染污即為所斷毘舍佉!猶如污之頭可由修治而清淨。

[0293a13] 毘舍佉!又如何而受污之頭可由修治而清淨耶?是緣於煉粉,緣於香泥,緣於水,又緣於順應之人力。毘舍佉!如是而受污之頭可由修治而清淨毘舍佉!正如是,染污之心是可由修治而清淨。

[0294a03] 毘舍佉!於世間之中,聖弟子隨念如來:如是彼世尊是……乃至……天人師、覺者、世尊。如此隨念如來之彼心即淨化而生歡喜,於是所有心之染污即為所斷。毘舍佉!此聖弟子即稱行梵布薩,與梵俱住,彼心即依梵而清淨,而生歡喜,所有心之染污即為所斷(。?)毘舍佉!如是染污之心可由修治而清淨。

第五段起,類似之處也都是以句號作結。

---

祝 福慧增長,早淨法眼!

 

maha's 的頭像

謝謝 yishou 的整理。對於比較確定的狀況,CBETA 會列入修訂;至於沒把握的,會再請教專家。

CBETA Maha 吳寶原 

 

另,重讀後發現,正文所列之六十六經之第二個難陀漏掉「迦」字:

六十六

[0275a13] 一時,具壽難陀住在舍衛〔城〕東園之彌迦羅母殿。

[0275a14] 其時,彌迦羅之孫沙羅與裴克尼亞之鯀羅哈那來詣具壽難陀之處。詣已,向具壽難陀(迦?)問訊已,坐於一面。具壽難陀告坐於一面之彌迦羅之鯀沙羅曰:

 

六十四亦有漏字:

六十四

[0266a11] [P.187] 「徧歷者眾!若有人言:『汝雖自稱正自覺者,〔汝〕卻未覺於此等之法。』則我將對彼作充分之審問,檢討、論究。若我作充分之審問、(檢?) 討、論究 ,則必墮於三處之隨一處,謂無是處、無容有,或答非所問,或將話題轉於其他,〔或〕現憤、瞋與不興,或默然、悄然、垂頸、伏面、沈想、無回答而坐,猶如舍羅步徧歷者。

[0267a05] 徧歷者!若有人對我作如是言:『汝雖是為人之利益而說法,但其法對修行者之盡苦並無幫助。』如此,我將對彼作充分之審問、檢討、論究。若我作充分之審問、檢討、論究,彼不致墮於三處之隨一,無是處、無容有,或答非所問,或將話題轉於其他,〔或〕現憤、瞋與不興,或默然、悄然垂頸、伏面、沈想、無回答而坐,猶如舍羅步徧歷者。

---

祝 福慧增長,早淨法眼!

 

《增支部3.63經》:

「一時,世尊與大比丘俱遊行於拘薩羅,入於名為艾那迦布拉之拘薩羅中之婆羅門村。住在艾那迦布拉之婆羅門家主等聞說,沙門尊瞿曇釋迦子從釋迦族出家來至艾那迦布拉者,又,彼尊瞿曇有美孿稱讚之聲揚,謂:「彼世尊是應無、正自覺明行具足、善近、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者、天人師、覺者、世尊。彼對此眾人及天、魔、梵天、沙門、婆羅門、國王、庶民、有情、能自了知、證已而教說者。彼宣示初善、中善、善、有義、有文、純一圓滿、清淨、潔白之法,能遇如是之阿羅漢者,是幸甚。」(CBETA, N19, no. 7, p. 259, a7-14 // PTS. A. 1. 180)

 

應作:

「一時,世尊與大比丘俱遊行於拘薩羅,入於名為艾那迦布拉(Venāgapura 吠那伽普拉)之拘薩羅中之婆羅門村。住在艾那迦布拉之婆羅門家主等聞說,沙門瞿曇-為從釋迦族出家之釋迦子-來至艾那迦布拉。又,彼尊瞿曇有美稱讚之聲揚,謂:「彼世尊是應等正覺、明行具足、善、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者、天人師、、世尊。彼對此眾人及天、魔、梵天、沙門、婆羅門、國王、庶民、有情,世尊能自了知、證已而教說者。彼宣示初善、中善、善、有義、有文、純一圓滿、清淨、潔白之法,能遇如是之阿羅漢者,是幸甚。」(CBETA, N19, no. 7, p. 259, a7-14 // PTS. A. 1. 180)

 

 

Yifer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