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外有乾坤 - 일, 2019/01/27 - 13:04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11]十三》
「波旬!眾生成就十六種法,能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何等十六?
所謂常修上心瑩磨諸根,勤修諸善莊嚴功德,
至心持戒不生悔厭,修[3]集大悲憐愍眾生,
信佛世尊有大慈悲,為諸眾生受行諸苦,
能壞眾生所有苦惱,調伏諸根具足正念,
心無所畏不求諸有,樂求佛智不樂二乘,
受樂[4]無慢受苦無悔,恭敬智慧破壞憍慢,
知恩報恩具足身力,護持正法不斷三寶,
是名十六。善男子!若有眾生具如是法,當知是人能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4] 無=不【宋】【元】【明】【宮】
註:如此標點,體現不出十六種法。唐·沙門智周撰《大乘入道次第一卷》其中所引,值得參考。
唐·沙門智周撰《大乘入道次第一卷》故大集經云。眾生成就十六種法。能發菩提心。
一常修上心瑩磨諸根。二勤修諸善莊嚴功德。
三至心持戒不生悔厭。四修集大悲憐愍眾生。
五信佛世尊有大慈悲。六為諸眾生受行諸苦。
七能壞眾生所有苦惱。八調伏諸根具足正見。
九心無所畏不求諸有。十樂求佛智不樂二乘。
十一受樂不慢。受苦無悔。十二恭敬智慧破壞憍慢。
十三知恩報恩。十四具足身力。
十五護持正法。十六不斷三寶。
另其中“受樂[4]無慢受苦無悔”,是否改爲“受樂不慢。受苦無悔”。
討論區:
RE:《大方等大集經卷第十三》一段中標點的探討
OK,參考智周《大乘入道次第》(T45n1864_p0452c06-07)標點改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