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02358讨论

cbeta标记为䢴字。

查找上下文:

多为䢴江, 䢴水字样。怀疑邗字之误。

又:

《大乘莊嚴經論》卷1:「又勅尚書左僕射國公房玄齡。」(CBETA, T31, no. 1604, p. 590a13-14)

 

《辯正論》卷4:「上柱國尚書左僕射國公房玄齡散騎常侍左庶子詹事杜正倫等。」(CBETA, T52, no. 2110, p. 513b19-21)

《開元釋教錄》卷8:「又勅上柱國尚書左僕射[7]國公房玄齡散騎常侍太子詹事杜正倫禮部尚書趙郡王李孝恭等參助詮定。」(CBETA, T55, no. 2154, p. 553c8-11)[7]:刑【大】,邗【宋】【元】【明】

《貞元新定釋教目錄》卷11:「又勅上柱國尚書左僕射國公房玄齡散騎常侍太子詹事杜正倫」(CBETA, T55, no. 2157, p. 853a26-27)

 

《釋氏六帖》卷2:「又勑翻般若燈論大莊嚴論上柱國尚書左僕射國公房玄齡散騎常侍」(CBETA, B13, no. 79, p. 28a1)

 

《般若燈論釋》卷1:「沙門玄謨、僧伽及三藏同學崛多律師等,同作證明,對翻此論。尚書左僕射[11]國公房玄齡,」(CBETA, T30, no. 1566, p. 51a22-24)[11]:邠【大】,邗【宮】

 

房玄齡似乎无此封?是梁国公?不知道怎么错的了

maha's picture

以 "?國公+房玄齡" 字串全文檢索,找到以下資料:
 
T30n1566_p0051a24║僕射[11]邠國公房玄齡,太子詹事杜正倫,禮部
[11] 邠【大】,邗【宮】
---
T31n1604_p0590a14║勅尚書左僕射䢴國公房玄齡。散騎常侍行
---
T50n2053_p0252a29║西京留守左僕射梁國公房玄齡使有司迎
---
T50n2053_p0252b15║梁國公房玄齡等承法師齎經、像至,乃遣
---
T50n2060_p0443a10║當法匠結眾敷弘。標放明穆聲懋臺府。梁
T50n2060_p0443a11║國公房玄齡。求為法友。義結俗兄。晨夕參
---
T50n2060_p0454c14║苦。兼陳翻譯。不違其請。乃勅京師留守梁
T50n2060_p0454c15║國公房玄齡。專知監護。資備所須一從天
---
T52n2110_p0513b20║尚書左僕射䢴國公房玄齡散騎常侍左庶子
---
T55n2154_p0553c09║  尚書左僕射[7]刑國公房玄齡散騎常侍太子
[7] 刑【大】,邗【宋】【元】【明】
---
T55n2157_p0853a26║  證義。又勅上柱國尚書左僕射邦國公房玄
T55n2157_p0853a27║  齡散騎常侍太子詹事杜正倫禮部尚書趙郡
---
X86n1600_p0137a03║ 梁國公房玄齡。承勅遣右武侯。大將軍侯莫陳實。
---
B13n0079_p0028a01║ 濟滅怨障之心趣菩提之道又勑三年正月常於本寺起仁王道場以為恆式又奉勑波頗三藏等於大興善寺譯寶星經琳為序又勑翻般若燈論大莊嚴論上柱國尚書左僕射邢國公房玄齡散騎常侍左庶子
---
B13n0079_p0038a06║ 支等國附大綾一疋為信綾絹五百疋果木兩車獻可汗稱法師為弟令送往諸國王與國人傾城泣別王又送十餘里乃至三藏書謝等   留守迎法 貞觀十九年春正月景子京城留守左僕射梁國公
B13n0079_p0038a07║ 房玄齡奉勑迎經像乃遣右武侯大將軍侯莫陳寔雍州司馬李叔長安令李乾祐及京城僧尼士庶俱出奉迎自晡而入舍於都亭驛其威儀五里太常及長安萬年樂五色雲現   無忌善對 太宗見三
 
以上逐一核對原書,用字跟原書一致。整理一下,共有這些不同的稱號:
 
梁國公
邠國公
䢴國公
邗國公
邦國公
刑國公
 
以「梁國公」頻次最多。
 
這到底怎麼回事呢?精於文史考據的法友,幫幫忙吧!
 
CBETA Maha 吳寶原 

 

貞觀元年封邢國公,四年改封魏國公,十一年封梁國公。

《舊唐書·房玄齡傳》:貞觀元年,代蕭瑀為中書令。論功行賞,以玄齡及長孫無忌、杜如晦、尉遲敬德、侯君集五人為第一,進爵邢國公,賜實封千三百戶……三年,拜太子少師,固讓不受,攝太子詹事,兼禮部尚書。明年,代長孫無忌為尚書左僕射,改封魏國公,監修國史……十一年,與司空長孫無忌等十四人並代襲刺史,以本官為宋州刺史,改封梁國公,事竟不行。

maha's picture

貞觀元年封邢國公,四年改封魏國公,十一年封梁國公。

《舊唐書·房玄齡傳》:貞觀元年,代蕭瑀為中書令。論功行賞,以玄齡及長孫無忌、杜如晦、尉遲敬德、侯君集五人為第一,進爵邢國公,賜實封千三百戶……三年,拜太子少師,固讓不受,攝太子詹事,兼禮部尚書。明年,代長孫無忌為尚書左僕射,改封魏國公,監修國史……十一年,與司空長孫無忌等十四人並代襲刺史,以本官為宋州刺史,改封梁國公,事竟不行。

目前檢索 CBETA 全文「邢國公房玄齡」只有1筆。如果方便,能否提供上述《舊唐書》文字的原書圖檔?或者,目前網路上可有《舊唐書》圖檔資源可供查詢?

 

CBETA Maha 吳寶原 

 

見《欽定四庫全書》史部一·正史類·舊唐書·卷六十六:

https://ia600206.us.archive.org/8/items/06058986.cn/06058986.cn.pdf

maha's picture

謝謝 gaoyuefeng!

CBETA Maha 吳寶原 

 

看来,应该分别校勘为邗江, 邗水和邢国公。

Linux版本阅藏程序:

http://cbeta.buddhism.org.hk

 

maha's picture

是否為「邢國公」?需要進一步查證。
 
至於「䢴、邗」二字,也是難題,依《漢語大字典》:
 
【䢴】古地名。
【邗】1.古國名。2.古城名。3.水名。4.姓。
 
所以,䢴江、邗江,或䢴水、邗水,都有合理存在的可能。這也需要有紮實的考證才行。
 
CBETA Maha 吳寶原 

 

與水無關。邢國公是常用的爵位,因封地在邢州,古邢國而得名。李密,蘇定方都曾被封邢國公。古來皆無䢴國。有邗國但太小且不常封。

 

圖為有褚遂良所書《房玄齡碑》,紅綫左側文字為封邢国公邑三千户」。

至於水名,古來只有邗水,無䢴水。偶爾有䢴作爲邗的異體字存在。

maha's picture

與水無關。

這是 iamone 另一道提問,跟「房玄齡邢國公」無關。

至於水名,古來只有邗水,無䢴水。偶爾有䢴作爲邗的異體字存在。

OK,謝謝提供這個見解。

CBETA Maha 吳寶原 

 

《大覺普濟能仁琇國師語錄》卷7:「(河干切音寒地名)。」(CBETA, L154, no. 1641, p. 790a12)

 

邗(U+9097)之误。

Linux版本阅藏程序:

http://cbeta.buddhism.org.hk

 

maha's picture

搜尋 CBETA,「䢴」字出現41筆,會逐筆清查一遍。

 

CBETA Maha 吳寶原 

 

maha's picture

gaoyuefeng,

大正藏這兩處:
 
T31n1604_p0590a14║勅尚書左僕射國公房玄齡。散騎常侍行
T52n2110_p0513b20║尚書左僕射國公房玄齡散騎常侍左庶子
 
在高麗藏皆作「邘國公」:
 
又,參考你上一則貼圖及這段影片,該字在褚遂良〈房玄齡碑〉明顯不是「邢」字,而是近似「邗」或「邘」字。
 
邘,也是一個古時的封地,有可能是「邘國公房玄齡」嗎?
 
CBETA Maha 吳寶原 

 

《新唐書》卻是寫作國公」的。四庫全書版新唐書寫作」,應是異體字可替換,不是錯謬。至於書法寫法,常有省略筆畫不足爲奇。特别是碑文原文,两横中間的筆畫是偏左的一撇,與」少一竪相似。如果是」,應該是寫在中間的一竪。同一個碑文上字就少寫一撇,其餘如「上柱」、「臨淄侯」等缺筆不一一贅述。

國公的封號規則,一般是選取先秦時期好聽的國號為名。有時會選取同受封者有關係的古國名為封號。如李勣(徐世勣)曾被封爲英國公,這是美名封,又其出自高平徐氏,是曹州離狐縣人(離狐縣之地在周代屬曹國),故又曾因此改封為曹國公。這是郡望封

房玄齡是臨淄人,與國、國皆相去甚遠,如果是邘國公」、國公,肯定不屬於郡望封,邘的用字又談不上什麽美名。

同時封號的演變升級也有規律,一般是按小-中-大的國名進行升級,同時國號之間有關聯。如高士廉初封許國公(姜姓男爵),後來改為申國公(姜姓伯爵)。

按這個規律,房玄齡初封邢國公(姬姓侯爵),後改為魏國公(姬姓侯爵),後改為梁國公(魏國遷都大梁以後稱梁國)。

相比邢國來説,邘國、邗國的級別太低,低到史書只有幾個字,不配房玄齡的功績(玄齡及長孫無忌、杜如晦、尉遲敬德、侯君集五人為第一)。按長孫無忌是凌烟閣第一功臣,首封是齊國公,在先秦是一等的大國。排第三的杜如晦首封是蔡國公,也是個姬姓侯爵體面的國,房玄齡排第五,首封國級別不應太低。邢國在史書上是與蔡國并列的國家。

既然新唐書有寫過國公」,雖然我覺得它寫錯了,但是在CBETA中保留原字另加注釋「舊唐書作也無不可。」字正史曾用作」的替換,也不必更動,但邠國、邦國則明顯是國的誤寫了。

maha's picture

又,大正藏這兩處:
 
T31n1604_p0590a14║勅尚書左僕射國公房玄齡。散騎常侍行
T52n2110_p0513b20║尚書左僕射國公房玄齡散騎常侍左庶子
 
在磧砂藏分別作「邗」及「䢴」:
底下是目前檢索到的用字差異:
 
---
《般若燈論釋》卷1:「僕射[11]國公房玄齡。太子詹事杜正倫。禮部」(CBETA, T30, no. 1566, p. 51, a24)
[11]邠=【宮】。
---
《大乘莊嚴經論》卷1:「勅尚書左僕射國公房玄齡。散騎常侍行」(CBETA, T31, no. 1604, p. 590, a14)
---
《開元釋教錄》卷8:「尚書左僕射[7]國公房玄齡散騎常侍太子」(CBETA, T55, no. 2154, p. 553, c9)
[7]刑=【宋】【元】【明】。
---
《貞元新定釋教目錄》卷11:「證義。又勅上柱國尚書左僕射國公房玄齡散騎常侍太子詹事杜正倫禮部尚書趙郡」(CBETA, T55, no. 2157, p. 853, a26-27)
---
《釋氏六帖》卷2:「上柱國尚書左僕射國公房玄齡」(CBETA, B13, no. 79, p. 28, a1)
---
 
作「邠、刑、邦」應是有誤(CBETA 會考慮先校訂這三個字)。
 
綜合目前 CBETA 的本文及校勘來看,似乎是以「邗」為正,但這個「邗」字是因為「邢」字減筆而造成的嗎?

 

CBETA Maha 吳寶原 

 

maha's picture

」字少一竪,不就跟「邗」或「䢴」相近了。這樣的缺筆,頗難理解的,是否有相關資料可以參考?

CBETA Maha 吳寶原 

 

書法的部分超出我的知識範圍了,我沒有確定的證據表明在唐代書法中邢字有或者沒有缺一竪的寫法,或者原碑的一竪是不是還有痕跡但是拓片的時候漏掉了,或者邗才是正字反而邢才是添筆(可能性不太大),乃至是像《雁塔聖教序》一樣本身就經歷了無數筆畫修改,改的时候没改好等等。不過對於碑帖的識別,特別是對經過風化剝蝕的字上,互相之間有差異是正常的。如你找到的那個youtube識別成邗字,但好像此碑原藏的昭陵博物館是識別成邢字的。

maha's picture

這樣的話,在無法確定正字的情況下,對「邠、刑、邦」的校訂只能以「疑為『邗』或『邢』字」來校註了。

CBETA Maha 吳寶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