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阿彌陀經》標點例說

這一篇寫於 1996.11.28。裡頭提到幾個重點,如今回想,仍然是新標作業者不得不留意的。

◎前言

這是一個嘗試,但願我能說得清楚,你也能聽得明白。

一、從句號到句號

從句號到句號,乃為一完整句子;而一完整句子,應維持住一個固定的主詞。這是一個大原則,應儘量避免在一個完整的句子裡面同時出現兩個以上的主詞,因為兩個以上的主詞會造成混淆──到底主詞下面的文字是形容哪個主詞呢?

例:
彼佛國土,常作天樂,黃金為地,晝夜六時雨天曼陀羅華。其土眾生,常以清旦,各以

二、符號比大小

頓號(、)、逗號(,)、分號(;)、句號(。)──這四個常用符號依序為從小至大。這裡所謂的「大小」,是指其含攝的範圍。以下例來看:

例:
極樂國土有七寶池,八功德水充滿其中,池底純以金沙布地;四邊階道,金、銀、琉璃、玻璃合成;上有樓閣,亦以金、銀、琉璃、玻璃、硨磲、赤珠、瑪瑙而嚴飾之。

這段的主詞是在於「七寶池」,形容七寶池中充滿八功德水,池底布以金沙,四邊階道以何所成,上有樓閣以何嚴飾。當中「金、銀、琉璃、玻璃」以頓號區隔短名相,而「四邊階道」乃以一逗號向下與「金、銀、琉璃、玻璃」連接,向上則以一分號與上一組形容敘述連接,然後全句是在一個從句號到句號的範圍內。「上有樓閣」的情形亦同。由此可以明顯看出,在一個完整的句子裡,這幾個常用符號的含攝範圍有大小之別,這一定要體會出來。

有人表示「七寶池」與「八功德水」間應給予頓號,我想這一頓,全句的意思就不一樣了,變成是以「七寶池」及「八功德水」共同為主詞,那麼之後的敘述到底是在形容哪個呢?所以,換一個標點,意思是大不同的。

例: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

有時候差一個等級的符號是可以互為替換的,像「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當中的頓號改成逗號也是可以,意思應是一樣的。這種非屬單純名詞的重複句,一般若是短詞,一個字、兩個字或三個字的,用頓號較有力。若是四個字以上,則用逗號較不唐突;這是我私下的感覺,例如:「池中蓮華,大如車輪,青色青光,黃色黃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 」。

另有人表示「又,舍利弗!彼佛國土,常作天樂... 」,可以變成是「又,舍利弗。彼佛國土,常作天樂... 」,以一個大單位的句號把「舍利弗」跟「彼佛國土」斷掉,好像太過絕然了。若改成「又,舍利弗,彼佛國土,常作天樂... 」,倒還可以接受,不用驚嘆號,在語氣的感覺上比較平和;不過針對「常作天樂」而言,卻同時出現了「舍利弗」及「彼佛國土」兩個主詞。可千萬不要弄成「又,舍利弗、彼佛國土,常作天樂... 」,那就搞不清楚什麼跟什麼了。

三、長短詞(子句)

經文裡常是幾個短字成一個詞(子句),例如:「池中蓮華,大如車輪,青色青光,黃色黃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潔。」做這樣標點,好處是唸起來有韻味。當然你也可以標成:「池中蓮華大如車輪,青色青光,黃色黃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潔。」印象中歐陽竟無的《藏要》,裡頭的文句句讀跟《大正藏》比較起來就長多了。

這部份牽涉到個人的偏好,沒個定論,但總以不令讀者錯解、混淆為大原則。像「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若是標成「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這就有些問題了,因為「祇樹給孤獨園」跟「舍衛國」是關係緊密的,而「千二百五十人」跟「大比丘僧」也是關係緊密的,明明連在一起可以很明白的文字,拆開來反而變得要有點費勁的去理解。

再如「彼佛國土,微風吹動,諸寶行樹及寶羅網出微妙音」,變成「彼佛國土,微風吹動,諸寶行樹,及寶羅網,出微妙音」倒是不錯,唸起來挺有味道。但這個味道也要考慮到是什麼「出微妙音」?應是「諸寶行樹及寶羅網」吧!那麼還是把它們連起來吧──「諸寶行樹及寶羅網出微妙音」,這樣跟前頭的「彼佛國土,微風吹動」接起來才不會產生主詞的錯亂,不然會讓人以為是彼佛國土直接就發出微妙音,還是微風吹動直接就發出微妙音。

當然你要處理成「彼佛國土微風吹動,諸寶行樹及寶羅網出微妙音」,或是「彼佛國土微風吹動諸寶行樹及寶羅網出微妙音」都可以,如果跟前後文一併唸起來很對你胃口的話。或長或短,說不定的,我自己在不同時候所標出的長短都可能不一樣──定力不夠,心情異樣嘛!

但很重要的一點是,當你處理一部大經時,比如說《八十華嚴》或六百卷《大般若經》,你的定力一定不能失常,你必須從頭到尾貫徹你的標點邏輯,不能這一卷是這樣,到下一卷又另個樣。因為當你把不同的鋼琴家所演奏的不同錄音版本,剪接拼湊成一首曲子放出來聽時,那種感覺會是如何?

══════════════════════════════════
佛說阿彌陀經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羅漢,眾所知識。長老舍利弗、摩訶目犍連、摩訶迦葉、摩訶迦旃延、摩訶俱絺羅、離婆多、周利槃陀伽、難陀、阿難陀、羅[目*侯]羅、憍梵波提、賓頭盧頗羅墮、迦留陀夷、摩訶劫賓那、薄拘羅、阿[少/兔]樓馱,如是等諸大弟子,并諸菩薩摩訶薩──文殊師利法王子、阿逸多菩薩、乾陀訶提菩薩、常精進菩薩,與如是等諸大菩薩,及釋提桓因等無量諸天大眾俱。

爾時,佛告長老舍利弗:

「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

「舍利弗!彼土何故名為極樂?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又,舍利弗!極樂國土,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皆是四寶周匝圍繞,是故彼國名為極樂。又,舍利弗!極樂國土有七寶池,八功德水充滿其中,池底純以金沙布地;四邊階道,金、銀、琉璃、玻璃合成;上有樓閣,亦以金、銀、琉璃、玻璃、硨磲、赤珠、瑪瑙而嚴飾之。池中蓮華,大如車輪,青色青光,黃色黃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潔。舍利弗!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又,舍利弗!彼佛國土,常作天樂,黃金為地,晝夜六時雨天曼陀羅華。其土眾生,常以清旦,各以衣[袖-由+戒]盛眾妙華,供養他方十萬億佛;即以食時,還到本國,飯食經行。舍利弗!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復次,舍利弗!彼國常有種種奇妙雜色之鳥──白鶴、孔雀、鸚鵡、舍利、迦陵頻伽、共命之鳥。是諸眾鳥,晝夜六時出和雅音,其音演暢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如是等法。其土眾生聞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舍利弗!汝勿謂此鳥實是罪報所生。所以者何?彼佛國土無三惡道。舍利弗!其佛國土尚無惡道之名,何況有實!是諸眾鳥皆是阿彌陀佛欲令法音宣流變化所作。舍利弗!彼佛國土,微風吹動,諸寶行樹及寶羅網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種樂同時俱作,聞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舍利弗!其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舍利弗!於汝意云何?彼佛何故號阿彌陀?舍利弗!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是故號為阿彌陀。又,舍利弗!彼佛壽命及其人民,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故名阿彌陀。舍利弗!阿彌陀佛成佛已來,於今十劫。又,舍利弗!彼佛有無量無邊聲聞弟子,皆阿羅漢,非是算數之所能知;諸菩薩眾,亦復如是。舍利弗!彼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又,舍利弗!極樂國土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補處,其數甚多,非是算數所能知之,但可以無量無邊阿僧祇說。舍利弗!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所以者何?得與如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

「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舍利弗!我見是利,故說此言;若有眾生聞是說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

「舍利弗!如我今者,讚歎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之利;東方亦有阿[門@(人/(人*人))]鞞佛、須彌相佛、大須彌佛、須彌光佛、妙音佛,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舍利弗!南方世界有日月燈佛、名聞光佛、大燄肩佛、須彌燈佛、無量精進佛,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舍利弗!西方世界有無量壽佛、無量相佛、無量幢佛、大光佛、大明佛、寶相佛、淨光佛,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舍利弗!北方世界有燄肩佛、最勝音佛、難沮佛、日生佛、網明佛,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舍利弗!下方世界有師子佛、名聞佛、名光佛、達摩佛,法幢佛、持法佛,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舍利弗!上方世界有梵音佛、宿王佛、香上佛、香光佛、大燄肩佛、雜色寶華嚴身佛、娑羅樹王佛、寶華德佛、見一切義佛、如須彌山佛,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舍利弗!於汝意云何?何故名為《一切諸佛所護念經》?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經受持者,及聞諸佛名者;是諸善男子、善女人,皆為一切諸佛之所護念,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舍利弗!汝等皆當信受我語及諸佛所說。

「舍利弗!若有人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欲生阿彌陀佛國者;是諸人等,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彼國土若已生、若今生、若當生。是故,舍利弗!諸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

「舍利弗!如我今者,稱讚諸佛不可思議功德;彼諸佛等,亦稱讚我不可思議功德,而作是言:『釋迦牟尼佛能為甚難希有之事,能於娑婆國土五濁惡世──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中,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諸眾生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舍利弗!當知我於五濁惡世,行此難事;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一切世間說此難信之法,是為甚難!」

佛說此經已。舍利弗及諸比丘,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等,聞佛所說,歡喜信受,作禮而去。

══════════════════════════════════
ma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