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ha - 周一, 2016/10/10 - 07:49
有讀者來函提到金剛經漏了這三個字:
1.
T08n0235_p0751b23(02)║ 有如是等恒河,是諸恒河所有沙數佛世界,
應更正為:
T08n0235_p0751b23(02)║ 有如是沙等恒河,是諸恒河所有沙數佛世界,
2.
T08n0235_p0752a23(06)║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說諸法斷滅相。』
應更正為:
T08n0235_p0752a23(06)║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說諸法斷滅相。』
3.
T08n0235_p0749c06(01)║ 而實無來,是故名阿那含。」 「須菩提!
應更正為:
T08n0235_p0749c06(01)║ 而實無不來,是故名阿那含。」 「須菩提!
還有一句,字的順序有誤:
T08n0235_p0748c29(09)║ 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應更正 為:
T08n0235_p0748c29(09)║ 云何應住?云何降伏 其心?」
以下是我個人的回覆:
羅什《金剛經》是極為流通的經文,歷來傳抄不斷。抄來抄去, 有些著眼於「較為順暢」,有些著眼於「較為合理」, 於是做了一些用字改訂。
本經,CBETA 的底本是大正藏,大正藏的底本是高麗藏,讀者所舉的這些, CBETA 皆依大正藏、高麗藏原本輸入。高麗藏可以說是目前較原始的版本, 假如讀者以清代乾隆藏來與之比對,其間的文字差異肯定不少。
面對這些差異,以現今我們一般人對中文的知識水平來看, 或許高麗藏、大正藏用字未必最佳; 但若考究文字在不同時代的使用習慣, 或經文義理在不同角度下的善巧詮釋,卻不一定是錯誤。所以 CBETA 目前只能存疑保留底本用字。
有關羅什《金剛經》用字的考據,歷來有不少文獻資料可資參考, 如:
-
江味農居士著《金剛經校勘記》:http://book.
bfnn.org/books/0045.htm -
《金剛經》即則初探:http://www.cbeta.
org/data/news/200609/index. htm#4
又。如「授記」、「受記」,就《漢語大詞典》對【受】字的解釋, 有一義為:16.付與。後作“授”。所以在漢譯佛典中「授記」、 「受記」經常是混用的。在尊重原典的考量下,CBETA 不強制改訂。
通常如果出版社要採用 CBETA 經文來出書,但對 CBETA 經文用字有疑義,我們會建議出版者反應給我們; 若我們認為只能存疑保留, 則出版社可以依自己的學術水平予以改訂;當然,文責自負。
討論區:
已經出現於異讀
這四個建議,都出現在「宋、元、明藏」的異讀,
CBETA 已經依照體例作了適當的標示,
討論在 CBETA 上訂正這三個字,並無多大意義。
Yifertw
RE:已經出現於異讀
《金剛經》太流行了,又坊間的善書大都採用乾隆本,所以 CBETA 每隔一陣子就會收到這一類的提問。因此我乾脆把這題做成Q&A,放在討論區這裡,日後再有類似提問就請他參考這題Q&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