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282經》

《雜阿含經》卷11:「不可意,修如來不厭離正念正智」(CBETA, T02, no. 99, p. 78, b11-12)。
印順導師在《會編》上冊,383頁,註4,建議改作:「不可意,修如來不厭離正念正智」
《雜阿含282經》卷11:「
緣眼、色,生眼識,見可意色,欲修如來厭離正念正智。
眼、色緣生眼識,不可意故,修如來不厭離正念正智,
眼、色緣生眼識,可意不可意,欲修如來厭離、不厭離正念正智。
眼、色緣生眼識,不可意可意,欲修如來不厭離、厭離正念正智。
眼、色緣生眼識,可意不可意,可不可意,欲修如來厭、不厭、俱離捨心住正念正智。」(CBETA, T02, no. 99, p. 78, b9-17)。
因此,導師的建議相當合理。
《會編》的標點為:「
緣眼、色,生眼識,見可意色,欲修如來厭離,正念、正智。
眼、色緣,生眼識,不可意,欲修如來不厭離,正念、正智。
眼、色緣,生眼識,可意、不可意,欲修如來厭離、不厭離,正念、正智。
眼、色緣,生眼識,不可意、可意,欲修如來不厭離、厭離,正念、正智。
眼、色緣,生眼識,可意、不可意、可不可意,欲修如來厭、不厭俱離,捨心住,正念、正智。」
 
標點時,將「正念正智」斷開,為明智之舉,以免讀者誤以為要「厭離正念正智」。

 

《雜阿含282經》卷11:「云何為聖法、律見跡?」(CBETA, T02, no. 99, p. 79, a8-9)
印順導師在《會編》指出應作:「云何為聖法、律見跡?」
以與巴利對應經典《中部 152經》「在聖道上的有學 sekho pāṭipado (有學見跡)」呼應。
 

Yifertw

ユーザー maha の写真

這裡的「覺見跡」連續出現三次,如下:
 
[0079a08] 「云何為聖法、律覺見跡?」
[0079a09] 佛告阿難:「眼、色緣生眼識,生可意,生不可意,生可意不可意,彼聖弟子慚恥厭惡。耳、鼻、舌、身、意法緣生意識,生可意,生不可意,生可意不可意,彼聖弟子慚恥厭惡。阿難!是名賢聖法、律覺見跡。阿難!是名賢聖法、律無上修諸根。已說賢聖修諸根,已說覺見跡。阿難!我為諸聲聞所作,所作已作,汝等當作所作……」廣說如篋毒蛇經。
 
高麗藏、磧砂藏同大正藏皆作「覺見跡」,缺乏書證,暫且保留。我們會試著加註,內容為:
 
「覺見跡」疑為「學見跡」,參考蘇錦坤〈《雜阿含282經》:一個詮釋的新嘗試〉(http://yifertw.blogspot.tw/2017/07/282.html)。
CBETA Maha 吳寶原 

 

建議。參考資料作:

印順導師《雜阿含經論會編》上冊,381 頁:「云何為聖法律學見跡」?

         及此處的「註 7」:「學」,原本作「覺」,依『中部』及『論』義改,下例。

我的資料,請引用此處,較完整、也較正式;(https://www.academia.edu/34003389/Rendering_SA_282_%E8%A9%AE%E9%87%8B_%E...)

 
 

Yifertw

ユーザー maha の写真

OK。

CBETA Maha 吳寶原 

 

ユーザー maha の写真

《雜阿含經》卷11:「不可意故,修如來不厭離正念正智」(CBETA, T02, no. 99, p. 78, b11-12)。「故」字是否改作「欲」字?
 
雖然高麗藏、磧砂藏同大正藏皆作「故」,但比對前後文句,「故」改作「欲」,並移動標點作「不可意,欲修如來不厭離正念正智」,的確是相當合理的。CBETA 在保留大正藏「故」字的同時,會以「欲」字作為 CBETA 選擇用字。
 
至於「正念正智」是否斷開?「欲修如來厭離正念正智」、「欲修如來不厭離正念正智」或可解讀作「欲修如來厭離『之』正念正智」、「欲修如來不厭離『之』正念正智」。斷開作「欲修如來厭離,正念正智」、「欲修如來不厭離,正念正智」,在語意解讀上顯得破碎,似乎沒有比較好理解。
 
目前的標點,如下,是有些不理想:
 
緣眼、色,生眼識,見可意色,欲修如來厭離正念正智。
眼、色緣生眼識,不可意故,修如來不厭離正念正智,
眼、色緣生眼識,可意不可意,欲修如來厭離、不厭離正念正智。
眼、色緣生眼識,不可意可意,欲修如來不厭離、厭離正念正智。
眼、色緣生眼識,可意不可意,可不可意,欲修如來厭、不厭、俱離捨心住正念正智。
 
或可考慮改作:
 
緣眼、色,生眼識,見可意色,欲修如來厭離正念正智。
眼、色緣生眼識,不可意,[故>欲]修如來不厭離正念正智。
眼、色緣生眼識,可意、不可意,欲修如來厭離、不厭離正念正智。
眼、色緣生眼識,不可意、可意,欲修如來不厭離、厭離正念正智。
眼、色緣生眼識,可意、不可意、可不可意,欲修如來厭、不厭俱離捨心住正念正智。
 
CBETA Maha 吳寶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