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關懷】一代長老尼圓寂:恆住正法、清風俠骨

標籤:
類別:

image

——釋惠敏 法鼓文理學院、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名譽教授

(此文發表於《人生》493 期,2024 年 9 月)

《人生》編按:惠敏法師曾受恆清法師提攜,進入大學任教,開啟教學研究之路,接著又因成立「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 的因緣、多次國際會議上的交會,讓惠敏法師感念長老尼一生為「正法久住」不斷地開創、勇往直前的精神,大菩薩典範長存人間。



一代長老尼圓寂

7 月 13 日 11:07,敝人在德國柏林機場下機,看到張雪卿老師(杜正民老師夫人)的 LINE(9:35)「校長好!如您方便時再打電話,跟您報告恆清法師狀況」。敝人先 LINE 回報張老師:「敝人目前在德國……進行交流工作坊活動,23 日回到臺灣。」張老師 LINE 問:「您要到 23 日才返回臺灣,那麼是這幾天方便連絡?還是等您返臺再說?」敝人當時是從柏林機場往旅館的車上,不方便打電話,只能 LINE 問:「恆清法師還好嗎?」張老師 LINE 答:「恆清法師已住院,並都交代好遺囑」。

敝人抵達旅館 check in 之後,我們用 LINE 通話。張雪卿老師說明:最近有因緣需要聯繫恆清法師,但又無法以電話聯絡,只好親自到士林區法雨山普宜苑去問,才知道恆清法師近期常有胃部不適,以為是一般的胃腸問題,之後檢查才發現是「膽管癌」,可能是不容易治療,他不想作侵入性治療,也不想驚動與麻煩大家,也避免有礙靜養。普宜苑照印法師考慮周到:很多法師與居士都很關心恆清法師狀況,因此請法師錄段視頻,以便日後回應大眾。但病情進展很快,之後似乎就沒有氣力說話了,普宜苑覺得幸好來得及錄影。張老師有問可否讓敝人知道,普宜苑回答可以,因此他才緊急用 LINE 作上述的聯絡與說明。

7月 20 日 07:41,張雪卿老師 LINE:「校長早!恆清法師已於今早五點多離開我們了。目前在普宜苑助念中,我正趕往普宜苑。」

7月 20 日晚上,敝人接到《人生》雜誌部的電郵:「下午得知恆清法師已於今晨捨報,對於這位低調、誠懇、實在,為佛教發展奠下許多開拓性基礎的長老尼,很敬佩,也感到相當不捨。由於您與長老尼的因緣頗深,因此《人生》雜誌想邀您談談您和長老尼之間的互動點滴,期在緬懷之餘,留給後人更多啟發和信心。」

7 月 26 日,普宜苑於 YouTube,首播「恆清師父向大眾告假」的錄影:「親愛的佛友:我是恆清。我最光榮的是作一個比丘尼,來為佛法服務,來為眾生做一點事情。感恩你們沿路的護持、沿路的鼓勵、沿路的督導。我一生沒有遺憾。對你們的幫忙,永遠永遠地感恩。我希望大家都在菩提道上非常地法喜,非常地高興。我也是一樣,充滿感恩、歡樂,沒有悲哀,沒有憂愁。謝謝大家,我們在佛國見了哦。好,再見。釋恆清 2024.07.12」。開拓現代佛教新視界的一代長老尼瀟灑地圓滿示寂。

古道熱腸,提攜後輩

《人生》雜誌期待敝人談談長老尼之間的互動點滴,起點是 1984 年年底,長老尼回臺灣大學教書,應邀公開演講。當時敝人是中華佛學研究所的學生,正計畫到日本留學,與一些同學相約前往聆聽。當晚會場人滿為患,長老尼分享了他的留學經驗與一些佛學界研究概況,聽眾意猶未盡,欲罷不能。

之後的因緣是 1990 年 1 月 19~21 日期間,聖嚴師父召開第一屆中華國際佛學會議。當時敝人是日本東京大學之博士班二年級學生,隨喜回臺灣參加。長老尼很熱心的介紹敝人與他認識的國際學者認識,如此提攜後輩之情,點滴在心頭。

敝人於 1991 年 12 月 24 日遞交博士論文給校方,長老尼知道我將取得博士學位,很積極地四處幫我詢問工作機會,有的是大學或是研究單位。有一天,他打電話給我說:「在國立藝術學院任教,你有沒有興趣啊?」因為國立藝術學院有教育部擴大延攬旅外學人回國任教的職缺,由於姚麗香居士的介紹,共同學科辛意雲主任願意聘用我擔任客座副教授兩年。從此開啟敝人在大學教學、行政、研究的工作。

電子佛典,先知灼見

長老尼對於佛典數位化工作與資訊時代正法的傳播的重要性,具先知灼見。1998 年,長老尼由張鴻洋先生推介,得到「北美印順導師基金會」董事長仁俊長老鼎助,進行電子大藏經計畫。長老尼於 2 月 12 日,由中華佛學研究所李志夫所長、杜正民老師以及我(當時是副所長)陪同,會見聖嚴師父,說明《大正藏》的電子佛典計畫,聖嚴師父覺得很有意義,指示佛研所可以全力支持,並指派杜老師與我實際參與。之後,佛研所再聘用德國來的維習安(Christian Wittern)博士為研究員,擔任 CBETA 顧問。

1998 年 2 月 15 日,由恆清法師發起,結合佛教界從事佛典電子化的團體及個人,成立「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hinese Buddhist Electronic Texts Association,簡稱 CBETA),推選出我擔任主任委員,中華佛學研究所杜正民老師為總幹事,長老尼為常務監事,第一期(1998-2002)完成《大正藏》1-55冊與85冊(約7千8百萬77萬字)電子佛典,至今CBETA電子佛典集成約達 2 億 3 千 2 百 77 萬總字數。

2021 年底,敝人提出 CBETA 永續發展議題,經與長老尼、法鼓山方丈和尚果暉法師等相關人士討論,開始籌備成立財團法人基金會。於 2023 年 8 月 7 日完成設立「財團法人佛教電子佛典基金會」(Comprehensive Buddhist Electronic Text Archive Foundation,簡稱 CBETA 基金會)程序,繼續建立漢語及跨語系各種佛教藏經、近現代佛教著作之電子佛典集成數位平台之發展。

藏尼僧團重建,百折不撓

長老尼對於藏傳比丘尼僧團重建,百折不撓。敝人曾經於如下的三次活動:1997 年 11 月 2 日,達賴喇嘛委請長老尼籌辦「漢藏佛教比丘尼傳承研討會」;1998 年 8 月 3 日至 5 日,西藏流亡政府宗教文化部奉達賴喇嘛之指示,於印度達蘭薩拉召開的「比丘尼受戒傳承研討會」;2007 年 7 月 18 日至 20 日,在德國漢堡大學召開「第一屆佛教女性僧伽角色國際會議︰比丘尼戒與其受戒傳承」,親身體會到他的用心與努力,特別是他對於 2007 年會議之期待有大落差,由衷遺憾的言語與表情,令人感動。

2014 年,美國華盛頓州舍衛精舍(Sravasti Abbey)藏尼僧團,將實行年度「安居」,依照戒律須請比丘作依止律師,長老尼介紹敝人以 Skype 視訊的方式擔任,至今發展成為二十餘人的藏尼僧團,可喜可敬。

「宗教研修學院」立法,千辛萬難

根據《杏壇衲履:恆清法師訪談錄》(2007年,國史館)之【捌】「宗教研修學院」立法過程,讓我們知道長老尼對於所謂「私立學校法第九條修正案」歷經千辛萬難。敝人 2003 年 3 月陪同聖嚴師父應長老尼的建議:請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洪秀柱召集委員幫忙,邀請該委員會成員午餐,請求支持。當時,敝人感受到長老尼對此攸關宗教教育體制轉型的法規突破的熱情、智慧與毅力,自歎不如。

恆住正法、清風俠骨

總之,恆清長老尼一生為「正法久住」:佛學研究、電子佛典、藏尼僧團、宗教教育體制轉型……雖千萬障礙,吾往矣!「清風俠骨」本色:自律嚴謹,生活簡樸;急公好義,慷慨利他。恆清長老尼隨緣捨報,大菩薩典範長存人間。

 


 

原文出處:https://www.ddc.com.tw/ec/event/2024/09/9humanity2/page3.html

 
相關公告:CBETA 發起人釋恆清長老尼 7 月 20 日捨報 祈願乘願再來
https://www.cbeta.org/node/6492

 

護持佛法永續流傳 🙏
Uphold the Dharma
https://cbeta.org/quick-don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