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藏經的文字問題與解決方案 (一)

(一) (二) (三) (未完待續...)

關鍵字:佛經、缺字、譯經

前言:佛典缺字問題自古已有

壹、中古時代佛教文字問題形成主因

一、吳 支謙:佛教最早的譯經理論
二、東晉 道安:譯經之「五失本,三不易」
三、唐 玄奘:譯經之「五不翻」
四、宋 贊寧:佛典翻譯理論總結
五、小結:形成的文字問題

前言:佛典缺字問題自古已有

中國佛教史上處理漢字「缺字」相關問題的方法

  中國佛教從漢末開始佛典的傳譯,即有漢字「缺字」的問題存在[1],只是於當時並非以電腦做為文書處理的工具,因而多以「難字」、「奇字」表示之。譬如,從東吳支謙經姚秦鳩摩羅什至唐朝玄奘的譯經過程,即可看出「文字」的問題在佛教譯經史上一直是個重要的課題,如支謙所說,因為「天竺言語與漢異音云,其書為天書,語為天語,名物不同,傳實不易」的緣故,而產生種種翻譯上的困難;後來道安將這些問題整理為「譯胡為秦,有五失本…三不易也」的說法;及至唐玄奘始提出「五種不翻」的理論[2]。而這些不翻譯的字,於古時大都是以「音譯」的方法處理之,是以造出很多「難字」,而這些新造的字往往就形成現時所謂的「缺字」。可知,中國從佛典漢譯開始就已經隱藏所謂「缺字」的問題。[3]

  此外,因為佛教「咒語」皆是在「採取音譯,不重字義」,因而產生了許多新造的中文「奇字」,這些字往往都是中文字典中所不收的,因此經過數百年的佛典漢譯之後,佛教界即開始有各類的《音義》出現,以整理及解釋這些「難字」或「奇字」;加上,近年來流傳的新發現唐宋敦煌手抄本,其中有很多的「俗字」亦非字辭書所收的字,甚或是後世經文刻本所罕見,因而依現代的需求,這亦可說是一種「缺字」問題

  上述這些問題與處理方式,在某種定義下與當代電腦的「缺字」問題是非常類似的。因此,本文試從兩千年來的漢傳佛教史,觀察其處理「難字」、「奇字」、「咒語」、「俗字」的方法,以作為當代「缺字」處理之參考。

壹、中古時代佛教文字問題形成主因

一、吳 支謙:佛教最早的譯經理論

  據傳為東吳支謙所撰之〈法句經序〉,文中對中國早期之漢譯佛典有一段文字說明,該文可能是中國佛教漢譯佛典最早的譯經理論文章,文中說到:

惟佛難值其文難聞。又諸佛興皆在天竺。天竺言語與漢異音云。其書為天書語為天語。名物不同傳實不易。唯昔藍調安侯世高都尉佛調。譯梵為秦。

實得其體。斯已難繼。後之傳者雖不能密。猶常貴其寶粗得大趣。始者維祇難。出自天竺。以黃武三年來適武昌。僕從受此五百偈本。請其同道竺將焰為譯。將焰雖善天竺語未備曉漢。其所傳言或得梵語。或以義出音。迎質真樸初謙其為辭不雅。維祇難曰。佛言。依其義不用飾。取其法不以嚴。其傳經者令易曉。勿失厥義。是則為善。坐中咸曰。老氏稱美言不信。信言不美。仲尼亦云。書不盡言。言不盡意。明聖人意深邃無極。今傳梵義實宜經達。是以自偈受譯人口。因修本旨不加文飾。譯所不解則闕不傳。

故有脫失多不出者。然此雖辭栴而旨深。文約而義博事鉤眾經章有本句有義說。

(支謙撰,〈法句經序〉《法句經》卷上,T4 No.210 )

二、東晉 道安:譯經之「五失本,三不易」

  接著,從道安「五失本,三不易」的第一、二失本中,即可看出在翻譯上的語法與字義的問題,這也是造成佛典文字問題的主因之一:

譯胡為秦。有五失本也。

一者胡語盡倒而使從秦。一失本也。

二者胡經尚質。秦人好文。傳可眾心非文不合。斯二失本也。

三者胡經委悉至於嘆詠。丁寧反覆。或三或四。不嫌其煩。而今裁斥。三失

本也。

四者胡有義記正似亂辭。尋說向語文無以異。或千五百刈而不存。四失本也。

五者事已全成。將更傍及。反騰前辭已乃後說而悉除。此五失本也。

然般若經。三達之心覆面所演。聖必因時時俗有易。而刪雅古以適今時。一 不易也。

愚智天隔聖人叵階。及欲以千歲之上微言。傳使合百王之下末俗。二不易也。

阿難出經去佛未久。尊大迦葉令五百六通迭察迭書。今離千年而以近意量截。彼阿羅漢乃兢兢若此。此生死人而平平若此。豈將不知法者勇乎。

斯三不易也。

涉茲五失經三不易。譯胡為秦。詎可不慎乎。

(釋道安,〈摩訶缽羅若波羅蜜經抄序第一〉《出三藏記集序卷第八》 )

三、唐 玄奘:譯經之「五不翻」

  從道安經姚秦鳩摩羅什至唐玄奘之譯經,可說是中國譯經很興盛的一段時期,至唐玄奘作翻譯時,則提出「五不翻」的理論。如於平江景德寺普潤大師法雲所編之《翻譯名義》中,宋唯心居士荊谿周敦義述序言如下:

唐奘法師論五種不翻。

一祕密故。如陀羅尼。

二含多義故。如薄伽梵具六義。

三此無故。如閻淨樹中。夏實無此木。

四順古故。如阿耨菩提。非不可翻。而摩騰以來常顧梵音。

五生善故。如般若尊重智慧輕淺。…

(宋法雲編,(翻譯名義序),《翻譯名義集》,T54 No.2131)           

從上述玄奘的翻譯理論可以瞭解到,中國漢譯佛典除了語法的問題外,主要的還是「字」的問題,如字的修飾、字的刪減增補有無等問題。

四、宋 贊寧:佛典翻譯理論總結

至北宋贊寧,對上前述各朝的翻譯理論,作一總回顧,並提出「新意六例」之說,可看出佛典的文字問題除了翻譯的問題外,其基本的不同點,則為語言的不同,茲將其六例簡列如下:

逖觀道安也論五失三不易。彥琮也籍其八備。明則也撰翻經儀式。玄奘也立五種不翻。此皆類左氏之諸凡。同史家之變例。今立新意成六例焉:

謂譯字譯音為一例。

胡語梵言為一例。

重譯直譯為一例。

粗言細語為一例。

華言雅俗為一例。

直語密語為一例也。

關於「譯字不譯音」則他繼續說明如下:

初則四句:

一譯字不譯音。即陀羅尼是。

二譯音不譯字。如佛胸前卍字是。

三音字俱譯。即諸經律中純華言是。

四音字俱不譯。如經題上&F6FAA6;&F6FAA7;二字是。

接著他又說明,文字問題來自「胡語梵言」:

第二胡語梵言者。

一在五天竺純梵語。二雪山之北是胡。山之南名婆羅門。國與胡絕書語不同。

從羯霜那國。字源本二十餘言。轉而相生。其流漫廣。其書豎讀。同震旦歟。至吐貨羅言音漸異。字本二十五言其書橫讀。度蔥嶺南迦畢試國。言字同吐貨羅。已上雜類為胡也。

若印度言字梵天所製。本四十七言。演而遂廣。號青藏焉。有十二章教授童蒙…

(宋贊寧等撰,(宋高僧傳卷第三),《宋高僧傳》,T50 No.2061 )               

  贊寧接著,於以下諸點也是就重譯直譯、粗言細語、華言雅俗、直語密語為等文字問題討論。

五、小結:形成的文字問題

  由上述的譯經理論,可大致瞭解中國佛典的用字原則與形成的問題:

1. 因為,天竺言語與漢異音云。其書為天書語為天語。名物不同傳實不易。

2. 因而,有「五失本,三不易」的翻譯上字義的問題,所造成佛典文字問題。

3. 進而,玄奘之「五不翻」,這些不翻的字就形成了「字」的問題

4. 最後,贊寧更總結的提出「新意六例」之說,以提出佛典的文字問題

所形成的問題:

1. 因為是音譯,用字則與中國用字有所不同,製造新字。

2. 因為經過多人翻譯,同一音其譯名不同,重複造字。

3. 為符合梵音,因而造了很多字,梵音華字。

4. 尤其在五不翻的部份,因為「祕密,多含、此無、順古、生善」等原因,因而不翻譯,直接採取原音,造成的額外字體或字形。

  不同時代的演進媒體的不同,與社會變遷等因素而造成種種的文字問題,於當時形成的文字問題,則開始有了解決的方案出現,今再將這些方案整理如下,以作為當代電腦「缺字」處理參考之用。

(待續)

(一) (二) (三) (未完待續...)


註解:

[1]缺字定義:
1.) 古時就沒有的字,《廣韻》、《集韻》等古籍所無,如咒語、俗字等。
2.) 當代電腦碼無法表達的字。

[2]本文僅介紹幾位譯經大師的譯經理論,其他如鳩摩羅什、慧遠、僧睿、僧佑、彥倧、道宣等大師之翻譯理論,暫不列入討論。

[3]本文所探討者,僅以佛典有關的文字問題為主,暫不擴大至其他相關學科,如文字學,漢字學,音韻學…等。